新型鍋爐存在問題分析
發(fā)布時間:2013-11-13 新聞來源:一覽鍋爐英才網(wǎng)
(1)一次風速高。由于一次風管在安裝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爬坡,而且2號、3號角對應的一次風管中間彎頭較多,另外因煤質有時發(fā)生變化,導致火嘴易結焦,而運行人員又打焦不及時,所以一次風管易堵管及燒壞火嘴。為了避免上述現(xiàn)象的發(fā)生,常將一次風壓維持在3.23.5kPa,一次風速達到40m/s以上。顯然這對著火是不利的。低負荷時若調整不及時,就易發(fā)生脫火現(xiàn)象而導致MFT.同時高的一次風速也不利于充分燃燒。
。2)細粉分離器效率低,三次風帶粉嚴重,這是影響爐膛負壓波動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。改造前,細粉分離器的分離效果是很差的,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粉位長時間制不起來,三次風帶粉嚴重的現(xiàn)象。同時,運行人員為了防止制粉系統(tǒng)堵塞,通過提高排粉機電流來增加風壓和風速。高速且高濃度的乏氣送入爐內上部,此處爐內溫度偏低,負壓較下部大,而且二次風量偏小,這不僅使燃燒惡化,且燃燒極不完全,很易引起爆燃和尾部煙道再燃燒的現(xiàn)象。
(3)燃燒器結構及材質不盡合理,穩(wěn)燃能力不夠。該火嘴在一次風口加裝了一個鈍體擴流錐,可以產(chǎn)生回流,形成內外加熱。但由于火嘴伸入爐內程度不夠,氣流有貼邊現(xiàn)象,火嘴周圍易結焦。如果打焦不徹底,焦塊在錐體周圍附著,就改變了噴口形狀,進入爐內的一次風氣流就是紊亂的,也無法產(chǎn)生回流穩(wěn)燃。長時間下去,甚至會燒掉鈍體擴流錐。1號、2號爐均發(fā)現(xiàn)曾燒掉鈍體現(xiàn)象。另外,A角是按照火嘴斷面大小及煤質進行設計的,但由于采煤的特殊性,煤質偶爾有變化,這也就改變了回流區(qū)的著火狀況。再加上二次風剛性不足,不能托住一次風射流及有效防止外界漏風的干擾,也很易破壞回流區(qū)。
(4)配風不合理,二次風速變化大。二次風共分6層,但在全燒煤和摻燒高爐煤氣工況變化下以及增減負荷時,配風的調整往往只依靠送風機入口擋板調節(jié),而將所有的二次風門全開,不予以調整,這勢必造成爐內氣流狀況紊亂。而且在一次風壓設定不變且投入自動情況下,送風量的增減就會造成二次風壓的波動,很顯然,當一次風壓及風速未變的時候,二次風速變化,燃燒狀況也隨之變化,不能如設計及實驗結果所愿。這也是造成燃燒效率低的一個很重要原因。
(5)高爐煤氣摻燒力度不夠。由于燃燒器是按照摻燒高爐煤氣設計的,因高爐煤氣中CO含量高而極易燃燒,而煤氣火嘴又是布置在最下層,有一定的穩(wěn)燃作用。在低負荷時,如果無高爐煤氣摻燒,則燃燒室斷面熱負荷減少,爐膛燃燒狀況較弱,火焰中心偏高,煙氣量偏低,再熱氣溫偏低。此時若對下層給粉機進行減速和停運火嘴調整,就更易導致燃燒惡化。
。6)煤質發(fā)生變化。由于燃煤來源于武鋼,其中要進行兩次混配,如果對來煤煤質監(jiān)管和測試力度不夠,就容易使煤質有時發(fā)生很大變化。煤質變差和煤質不均勻會使燃燒狀況惡化。
。7)給粉機工作不正常。機械部分或滑差部分經(jīng)?l,造成來粉突然中斷,擾亂爐內工況。
。8)結焦嚴重。由于煤質及燃燒器結構等原因造成爐內結焦,當大塊焦垮落時,在負壓測點附近有一大的擾動,形成高負壓。同時高溫焦塊落在撈渣機水池中,濺起大量水珠并立即氣化產(chǎn)生大量水蒸氣,又形成高正壓。這極易導致MFT發(fā)生。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
分享到: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